校工会首页  工作动态  工会简介  政策法规  工作制度  女工青工工作  教代会  职工之家  下载专栏 
 
当前位置: 校工会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看老照片征文作品集
2008-10-16 10:25   审核人:   (点击: )
[字号: ]

目 录

何素才  退休职工 《看老照片 回忆为西工奋斗的日子》

侯绍义  电信学院  《改革三十年学校办学条件大改观

                                       --回顾老照片看我校体育运动设施的发展变化》

石树林  退休教师  《改革开放成就西安工大》

李定忠  工业中心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

杨 鸿  退休职工《我们为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变化自豪》

袁秋棠  离退休办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联想》

常栓怀  艺术与传媒学院  《西工三秩随笔》

赵慧璧  工业中心 《喜看改革三十年我校实践教学训练基地的发展变化》

史  皓  退休教师  《从“金花”到“老太”》

余黎铭  工会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巨大变化 》

陈君慧  退休干部  《改革发展铸辉煌》 

施浣芳  退休教师  《住平房的日子――为改革开放、学校复办三十周年而写》                  

刘晓青  离退休办  《一张尘封的照片》

张同治  退休教师  《看机械实验室三十年的巨大变迁》、《当工人的日子》、

                                 《回忆我的第一台电视机》 

渠继生   艺术与传媒学院   《也话我与西工--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赞母校西安工大》

王文芳   附属学校 亲历学校附中附小的变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李金钢  宣传部    《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刘建勋     党校办        《我在西安工大三十年》

徐雪芹    校工会    《三十年  几代人  造就一个新西工》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看老照片征文作品集

                                 我在西安工大三十年

                                 副校长 刘建勋

    校工会在整理资料时,找出一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运动会上的老照片展示在工会网页,其中两张中就有本人。记得这是刚毕业留学校工作不久,参加学校运动会教工项目的比赛。二十多年过去,我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已变为年过半百的中年。西安工业学院也是旧貌换新颜,变为今日的西安工业大学。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刚好我在西安工业大学学习工作了三十年。在学校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许多工作是参加者甚至是具体组织者。几年插队浪费了青春、耽误了学业,却在广阔天地里得到了人生的体验、生活的磨砺。高考的恢复,点燃了多少知青心中希望的圣火。考入高等学校获得了新的学习机会,倍感来之不易。几年的苦读,略有成绩获得留学校工作的殊荣,这在那个崇尚知识的年代是多么的荣耀。人生的命运跌宕起伏,如梦境般变化且是瞬间完成。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特殊经历、特殊的历史责任。西安工业大学1978年恢复办学,当年在校生只有270多名,现在已达到2万多名在校生,办学空间也由一个校区扩大为四个校区,学科建设、办学水平、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与当初不可同日而语。1988年全国25所普通高校机械制造专业评估成绩优异;1993年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成功;1998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1999年之后成功实现连续扩大招生;2006年学校由西安工业学院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2007年通过国家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优秀。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浸透着西安工大几代人的辛勤汗水,展示着西安工大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我为母校取得的成就骄傲,也为自己能有幸参与其中而自豪。

   未央新校区是西安工大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我十分荣幸从2003年12月至2006年3月具体组织了新校区的建设工作。2004年8月25日开工典礼,2005年10月8日迎接5000余学生入住新校区。回顾那一段峥嵘岁月,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与管理机关及村民的唇枪舌战,跟建筑商、供应商的斗智斗勇,和时间的争分夺秒,终使新校区拔地而起、投入使用。两年多风雨兼程,奋力打拼;多少个不眠之夜,有痛苦的煎熬,也有欢乐的泪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指挥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各部门的有力配合下,实现了西安工大几代人的夙愿,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间,但在人的一生中却是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每次接待校友返校参观时,听到异口同声的赞美母校变化巨大、影响日广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我的母校是如此,我们的祖国也如此!东方巨人不仅站立了起来,而且坚定不移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

   昨日的老照片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片段,明日的学校,明日的祖国将会更加美好。

                          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宣传部 李金钢

   欣赏校工会发布在网站上的一组“老照片”。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桩桩美好的回忆……。

   蓦然,看见了自己:在俱乐部的舞台上,在党群机关的队伍中,兴致勃勃地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

   何年某月?记忆的精确度打了小小的折扣。

   不过可以肯定: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

   世纪百年,百年世纪。

   曾几何时,我满怀无限眷恋又义无反顾地告别了陕西光学仪器厂、西安工业学院,昂首阔步地完成了时序意义和精神层面上的世纪交替:步入了新时代,走进了西安工业大学。

   以前,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大型歌咏比赛。时间一般选在重大节日(或5﹒1或7﹒1或10﹒1)的前夕,以分工会为基本单位,以大合唱为主要表演形式,并规定有“必唱歌曲”和“选唱歌曲”。 曲目大致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走进新时代》等等,用一句与时俱进的话来概括:“红歌”。

   那年月,人们的精神生活还算丰富多彩。但是,教职工对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却情有独钟,矢志不渝。不管会唱不会唱,人人都想把台上。不管唱得好不好,领导和群众都不少。大家热情高,劲头足,选好曲目,确定阵容,抓紧时间学唱排练记歌词,尽力弥补自身台上一分钟与台下十年功的不等式。上得台去,男同志无论是奶油小生还是刚毅汉子,一色蓝裤子,白衬衫,煞是威武精神。女同胞则全部裙服,且淡淡面装,宛若初绽的桃花。倾全身之力唱之吼之,抒满怀之情喜之悦之。齐唱、二部轮唱、领唱、朗诵;百花齐放,争奇斗妍。不经意间,你我他皆成了舞台上的“角儿”,从此便有了艺人经历、舞台生涯。下得台来,获奖者欣然,未居名次者也自得其乐。当然,锻炼队伍、培养骨干也是沉甸甸的收获。因此,便水到渠成地涌现出一批西工品牌的“歌唱家”、“指挥家”和“演奏家”。

   后来,这种歌咏比赛少了,令人念想绵绵。

   偶尔,我去唱过卡拉OK。身在装饰豪华、高级音响环绕的包间里,但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2008年,校工会举办了“西安工业大学师生红歌赛”。

   人如山,歌似海。

   激昂的旋律,灵动的舞姿。

   台上台下共鸣,歌声掌声交汇。

   发磅礴之气势,扬雄壮之斗志。

   天地人,精气神。

   那情景,分明是一个个精神世界的开启与吸纳,实在是一种集体荣誉感的发扬与光大,绝对是一种凝聚力的孕育与展现,无疑是“西工精神”的升腾与喷发。

   岁月如歌,如歌的岁月。

   行文至此,耳畔传来阵阵歌声。

   于是,辍笔静听: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

   “叫我如何不想她……”。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归来吧,归来哟……”。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

 

三十年  几代人  造就一个新西工

校工会  徐雪芹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激励教职工投身学校建设与发展,我们工会从存放的部分老照片中选取了几十张反映教职工文体活动的照片放置于工会网页之上。这些照片大约是1980年前后工会组织的一次七·一歌咏比赛与教职工运动会的场面。照片中有白发苍苍的老领导、老教授、老职工,有意气风发的中年教师,还有朝气蓬勃的年青人。我们与照片中的许多主人公进行了联系,请他们借助老照片打开自己记忆的仓库,开放心中封闭已久的情感闸门,激活收藏脑海多年的历史信息,回顾祖国这三十年的发展与学校及个人的发展,与大家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与收获。

   西安工大的今天是几代西工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展出的老照片中有的老同志已经作古,如我校的老领导张明德、老教授张德孚,他们已离我们而去,但大家没有忘记他们和同他们一样、为西安工大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一辈西工人。照片中当年的中年人,现在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已退休或将要退休,他们经历了“文革”,参与见证了学校这三十年的发展,由衷的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国家富强、学校发展和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照片中的年青人现在已经成为中年人、学校的中坚。刘建勋副校长在照片上看到了当年刚毕业留校的自己。一些年青同志说,看到了老照片就好像看到了西工的一段历史,好似看到了老一辈西工人为西安工大建设发展奋斗的足迹。

   本次活动到十一月中旬就收到了近二十篇征文,征文从学校的建设发展、办学条件的巨变和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个人的发展等各方面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的巨大变化与发展。我们不仅收到了约稿,还收到了一些教职工的投稿。来稿的有退休多年的老教授、老同志,也有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中年”同志,还有工作在学校“三育人”岗位上的在职教职工。施浣芳教授从学校两栋高层住宅回忆起了住在平房的日子,感叹改革开放带给人们居住条件的巨大变化,张同治老师的三篇文章,使我们倍加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日子。有的青年教职工看到老照片与教职工的征文,有感而发,交来了自己的心声。

   三十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学校占地仅两百余亩,2008年学校占地1300多亩;1978年学校只有5个系,8个本科专业,2008年有14个院系加1个工业中心,46个本科专业,2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等,还有了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 1978年文革后学校恢复招生仅有学生二百余人,2008年在校生总数近二万人; 1978年文革后复办时,我们的专任教师及其缺乏,高级职称屈指可数,2008年我们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教师达500余人。――这些数据来自学校有关方面的统计,可惜没有职工收入和住房情况的对比,但从大家征文的内容足以反映了这两方面的巨大变化。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波澜壮阔。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在新中国至今的历史中几占一半,而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在西安工大发展史上更是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一段。

   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了崛起的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全新的小康生活,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西安工业大学,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全社会尊师重教、幸福和谐的好日子。

  我们衷心祝福中国,祝福西工,愿科学发展观引导我们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向前,走向一片更新的天地。

                            亲历学校附中附小的变迁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附属学校  王文芳

    看到工会网页上展示的老照片,其中有子弟学校的师生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记录,勾起了我的美好回忆。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经历了学校的变迁,目睹了学校的繁荣,在这所学校里一干就是三十年。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我不会忘记:附中附小犹如西安工业大学的“独生子”一般,依托高校作后盾,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级部门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办学中大学党委英明决策,前进中那语重心长的正确指导。附中附小经历三十年的变迁,从一所仅有几个教学班,百余名学生、几十名教职工发展到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人数达百余人的学校。忆往昔:70年代初,小学校舍简陋,中学在家属平房上课,用的是旧桌椅,冬天坐在教室中、伴随着炉火的烟雾,中学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操场,实验课和体育课都是借用大学的,仅校舍搬迁了八处,办学条件很差。现如今:三幢教学楼可容纳三十多个教学班,教室宽敞明亮,并配有电扇、日光灯、饮水机、暖气等。具有现代化设备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仪器室及图书室等,还有能容纳百余名学生用餐的食堂等等......。依然是这块土地,一切感到都是那样的熟悉,一切又是那样的亲切,一切又都是那样的新鲜,但感受截然不同:看着南北漂亮的教学楼,周围一应俱全的运动设施,两边对称的文化墙富散发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操场中间翠绿舒坦的人造草坪充满生机,校园里到处充满活力。这些,让我无比感慨和激动。

   我不会忘记:子弟学校曾经有伤痛、有挫折,因受社会上“生源大战”的冲击,学生人数急剧流失,学校一度走入低谷,陷入困境。此时,学校党委及时加强子弟学校领导班子,各部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使子弟学校有了新的转机,乘着改革开放带来了良好机遇,一所新兴热点学校在东郊崛起。学校从现代教育技术入手,上课的教具由小黑板到投影仪发展到多媒体。教师们每堂课都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黑板到“白板”,从幻灯片到多媒体,记录了时代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轨迹,展示了附中附小的发展,从自己的身边,我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昔日的子校大门

                          今天的附小教学楼

   经过十几任校长的精心经营,经过几代人的风雨兼程,不懈的努力,如今的附中已被列为教育部以校本教研基地学校,成为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附小已成为一所具有优质教育教学的一流小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安工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骄人的声望,对于作为母校的学校附中附小,我心存感激,自己又在这里工作三十年,她的发展变化使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也话我与西工

----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赞母校西安工大

艺术与传媒学院   渠继生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个令世界瞩目中国的日子,母校西安工大也随着炫彩的改革浪潮丰满着羽翼,演绎着一部鲜活的、流动的历史,校工会的老照片展示和老前辈的回顾征文,也促使我尝试着把满腔的感叹幻化作文字,赞美她的雍容儒雅。但长久以来,恐不能全面清晰的交待,试探描绘她的巨变履痕,总怕是唐突辱没了她的恢弘如斯。从未抱怨过自己的年轻,可最近一段时间总不免唏嘘,反反复复,还是忐忑撮笔。

   2000年,我初次蹑足踏上这块给予我无穷营养的厚重土地—西安,这里隐匿着中国人最为自豪和尊贵的记忆,浓缩着华夏民族的遗传基因,深殖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根系,凝聚着一个国家永恒的荣耀。而我的母校西安工业大学,就矗立在这座城市古老城墙外东面一隅,含蓄博大,蓄势待发。母校自1955年创办至今,走过了53个春秋,53年的筚路前行,53年的沧桑砺洗,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这光辉历程,累累硕果,凝聚着几代人的辛劳、智慧和汗水。

   四年求学生涯,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在这片广袤深沉的知识沃土里,跌宕翻转、摸爬滚打,不经意间我已深深地为之迷恋,母校也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人生中最欢快的笑语,最纯真的感动。寝室、饭堂、图书馆、体育场像这伟大母亲体内无限活力的脏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着某种信息,她张开双臂拥我入怀,当我一点点长大,母亲会用轻柔的手抚摸我,让我感受心灵的熨帖;当我稍稍落后时,母亲会投来心存宽容的目光,用春风化雨般的爱来滋润我的迷惘。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成长,欢乐、悲凄、稚嫩、成熟、脆弱、刚强、奋斗、收获、忍耐、坚毅酷似由浓转淡的笔锋,精确地勾勒出每次的内心悸动。四年的时光弹指刹那,那是我即将离开西安工大的刹那,在西北大学读研的几年,我总能不经意触碰有关于母校的情愫,像平静湖面荡开的波澜,层叠着阵阵感动,如此这般的原因其实简单,与远离母亲在外漂泊的感受相似,那是对母亲的拳拳思念。

   时间如梭,徘徊进出日月,转眼已是八个轮回,西安工大若是我的一位老友,我们已相知八年,西安工大若是我的一位恋人,我们已经相恋八载,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新的办学机制、新的校区、新的面容,新的成绩,无不诉说着西安工大明天的壮美。2008年,我无比荣幸地参加了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仪式,手握圣火的瞬间,眼前不是雀跃欢呼的人群,竟是一幅幅西工新老照片的顺序切换,背景是我的祖国。

   泰戈尔说过:“花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如今我已回到母校,成为一名教师,我会一如既往地秉承“敦德立学、知行相长”的校训,传递这位伟大母亲永恒的体温,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和所有西工人一道孜孜耕耘,默默前行。

   

                                回忆我的第一台电视机

                                    退休教师   张同治

    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经济大发展,商品琳琅满目,中国已经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从学校网页上看到校工会“看老照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活动通知,面对如此现代的传媒手段,我不禁回忆起了我的第一台电视机。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经济达到了“崩溃的边沿”,社会上各种商品极度匮乏,不要说电视机这样的当时的时髦玩意儿买不到,就是传统的手表自行车,也要凭票购买。但毕竟中国人是一个聪明勇敢充满智慧的民族,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工厂里,暗潮涌动,不少人干起私活,上班时间用公家材料制煤油炉、台灯的不一而是,然而令我最难忘的是自己装了台电视机。

   那时商店里的电视机极少,就是有,一个月几十元工资的劳动大众也买不起。为了占领无产阶级宣传阵地,国家决定发展电视,长远的规划是设12个电视频道,1至5为黑白,6到12为彩色,300毫米黑白电视机则定为家庭普及型机。但远水难解近渴,毕竟西安市已有两套黑白电视节目播出,人们急不可待,都想先睹为快。这样,数种业余电视机的电路图就应运而生,当它流传到陕光厂(我校文革时期改为陕西光学仪器厂)时,几个无线电爱好者一下子精神焕发,分析电路,选择图纸。然而困难的是电子元件的采购。当时没有现在的电子市场,无线电爱好者的元件主要来源于东新街和南大街的两个小铺子,这里的元件大都是大厂筛选下来的。另外就是到废品店里去“掏金”,那里元件的品种多,价格低,而且里面也不乏一些带“J”字的优质品(军品)。显像管用示波管代替,电源变压器买个废旧的拆了重绕,整机座架用白铁皮敲成。庆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生产乱,纪律松,我们适得其所,乘机“泡”在废品店翻破烂。当时我在机加车间维修班,给铁皮钻孔打眼,一应钳工更是得天独厚。几个装电视机的人经常凑在一起,什么伟大的思想,什么“阶级斗争为纲”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只管交流经验,互通零件,日以继夜地在家里焊接调试。那时,累是累点儿,但忙有忙的乐趣,在电视机的制作中,我学了不少书本里少有的知识,比如绕制变压器的工艺,层间绝缘,级间屏蔽……不久王老师的机子出了图象,李老师的有了声音,简老师的声像都出来了,我的第一台电视机也装配完毕,声像俱佳。

   直径130毫米的示波管,屏幕上泛着翠绿的荧光,画面虽小,但图象清晰。尽管文革期间只有中央和陕西两个电视台,节目除了八个样板戏,就是阶级斗争和歌颂毛主席,但在那个文化娱乐几乎一片空白的年代,电视机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虽然说样板戏早已使人耳朵生茧,但一般老百姓也“只听其声 难见其人”,象《龙江颂》《沂蒙颂》这些样板戏之外的样板戏,大家更是望洋兴叹。而自从我有了这台电视机,天天都看,而且百看不厌——当然,厌也白厌。

   当我把这个土电视机拿到父母家时,平日寂静的院落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每到傍晚电视节目播出前,街坊邻居的孩子们早早搬来了板凳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到电视开演,大人小孩挤满小屋,水泄不通,直到两个多小时的演播结束,才会曲终人散。

   弹指一挥间,革命的风暴不但摧毁了四人帮的统治,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冲破了“电视的发展规划”,电视机来到了城市农村和山乡,送到了千家万户,我家现在就不止一台电视机。我不能想象,假如那时有台60寸的液晶彩电,60多套节目,24小时不停点儿的播放,我家会怎样?大家会怎样?

 

                                     当工人的日子

                                     退休教师  张同治

    现在退休了,每天漫步在校园里,看着年轻教师们匆匆忙忙赶着去上课,听着他们谈论着教学科研的压力有多大、为了买新房经济有多紧张,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有了改革开放,大学才得以重生,他们才能上大学,才能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只有国家科技发展了,学校上层次了,才有如此多的科研项目需要大家攻关;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了住房条件的改善。

   看着年轻人,我又不由得想到了我们在文革的遭遇:读书无用,学校变成工厂,我分配到了大学,却在车间维修班当了工人。那时,到了文革的中后期,每天早晚对着毛主席像跳“忠之舞”,唱颂歌,呼万岁的“早请示,晚汇报”取消了,但上班一个小时的“天天读”,雷打不动。什么是“天天读”?“天天读”就是以科室班组为单位,大家一起学毛主席著作,读“两报一刊”社论。虽然都说这是改造思想,武装头脑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但学习时个个还是心不在焉,盼着快快地读完,以求清静。所以我们在读完文章后,如释重负,开始胡吹乱谝。可是到了“斗私批修”,人人自危,因为它要求“灵魂深处闹革命”上纲上线,不把自己骂个狗血淋头,不能过关。

   我们班共有四人,有活齐心干,工作不算紧张。那时没有电影,没有音乐,没有文学,没有艺术,生活枯燥。闲时围着火炉,不是天南海北的吹牛,就是面红耳赤的争论。

班里有位是厦门大学毕业生,为人谦和,低调做人,从不张扬,虽不能说此人诗琴书画样样精通,但“综合知识考试”一定是高分。我常说他“大智若愚,不愧是名牌大学学数学的。”

   由部队下来的山东人,为人意气,好同志一个。却常常伶牙俐齿,自命不凡,自叹“生不逢时,若在战争年代,至少也是将军一个” 但无缘读书深造,又偏爱与人争论。

   某日无聊,不知怎的谈起古之香妃,四人争论不休,后来厦门Z祭起 “打神鞭”:“毛主席说:“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臭就有香,人有臭汗,自然也就有香汗。”那时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谁还敢说个“不”字?一时大家面面相观,哑口无言。天性好抬杠的山东人按耐不住:“照这样,有臭屎就一定有香屎了” 闹得那位才高八斗的江南才子也无言以对。

   李老师,原来教《金工》课,专业知识扎实,和善可亲,有长者之风。常常夸在粮店当会计的娇妻年轻能干,东北人不服:“不就是粗细粮比例,有啥难的,谁不会算?”一个常夸,一个常顶,实在看不惯他的顶,我说:“就这个月的粮你给咱算算,买了10斤白面,剩下的取粮票,能取多少?” 山东人算来算去,就是不对。

   一日车工魏师傅出了几件废品,追查事故根源,让全车间的班长轮番对他进行帮助,说是帮助,实际是深挖祖宗几代,查历史,找根源,似乎只有找出他仇视社会主义,进行阶级报复的动机才肯罢休。

   这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我们班的山东人和厦门Z不知何因,争论得天昏地暗,忽然东北人说出一句使所有在场的人瞠目结舌的话:“你拿资产阶级的小说毒害青年一代!” 当时除了毛主席著作,文娱书籍几乎全在被禁之列,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这样的革命小说。过分的精神荒芜,使得一些人在私下里传阅小说甚至手抄本,今天的祸因就是厦门人曾拿一本《茶花女》给一个年轻人看。大家知道一个人政治上出了问题,会株连九族,现在此事被人上纲上线,升到阶级斗争,谁个不毛骨悚然?看到火山爆发,大家一时不知所措,而厦门Z也气得或是吓得脸色苍白,还好那山东人并无恶意,也就是辩论不过,猴急而出。最终没有闹到上面,风平而浪静。

   回想在我当工人的日子里,虽然无所事事,工作轻松,生活枯燥无聊,却也能苦中作乐 尽管“红色恐怖”一直笼罩着我们。但一批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过得还是那么快乐,因为比起那世界上三分之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来说,我们毕竟是幸福的一代。当然我们不会知道,就在我们狠抓阶级斗争,大闹世界革命的时候,亚洲的四小龙正在腾飞。我们也就是苦闷,当时也许想到了变革,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以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如此巨大,它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们学校、改变了我们的国家,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注:当时粮食用粮本每月按粗细粮有比例定量供应,粮票可凭粮本支取,也按粗细粮比例供应。

 

                       看机械实验室三十年的巨大变迁

                                    退休教师   张同治

   回顾改革开放,回顾学校的发展,我们这些老人就不能不想到学校曲折的发展历史。十年浩劫,使得刚刚更名升格的西工院惨遭夭折。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西工院开始复办招生。全校上下,欢欣鼓舞,大家决心把西工院办成国内一流大学。然而受到重创的西工院要恢复元气已是困难重重,创办一流大学,谈何容易。

   记得是个秋天,我调到了机械系实验室当实验员,当时实验室状况可以说是寒酸透顶,没有人才,没有设备,真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几个中专及七二一大学的毕业生,文化底蕴不足,为了达到给大学本科生带实验课的要求,又是参加了学院为教师办的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提高班,又是和学生一起听专业课,还要到外校向同行学习实验方法。十年的高等教育中断,时代已进入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外校同行们也不完全了解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调研知名大学同类专业的实验内容。也许因为全国的大学也都刚步入正规、恢复招生,机械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尚停留在文革前的状态,尽管我们如此努力和千方百计,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要完成这样的实验教学还是困难重重。  

   从工厂调来了设备是几台旧车床和旧铣床,利用少的可怜的经费,买了几台常用的电子仪器,这点儿家当,基本满足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起码要求。出路只有一个:“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验室的同志们,在黄存喜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设计制造了刀具角度测量仪,动力参数测量仪,八角环磨削测力仪和仪器车一批实验教学设备。甚至拉来一台废弃的电火花机床,修好后也填补了没有特种加工实验的空白。

   两三年过去,学生进入了大三大四,在机械系的领导下,通过全体任课老师和实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机械实验室的软硬件均达到了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的课的要求,顺利的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三十年过去,学院变成了大学,机械系变成了机电学院,我们单一的机械专业也变成了机电结合的综合专业。承担实践教学的再也不是那个几个实验员的小小实验室了,我们购入了大批现代的实验教学设备(其中有些设备一台的产值足以超过原来几个实验室的总产值),新建了实践教学大楼,成立了工业中心。在工业中心里,人才济济,有博士,硕士,教授,高工,以及一大批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工作人员。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原来机制专业传统的认知性实验,象“机床结构剖析”“螺旋齿轮加工”已被更新,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的,更富于研究型的新实验。机电专业欣欣向荣,我们的实验教学也飞速发展。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初期的西工复办之时,那个只有几个初级技术人员和几台破旧机床的机械实验室,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我们拼命的艰苦奋斗办学精神和我们精心培养优秀人才的敬业精神。

       

                                      一张尘封的照片

                                          离退办  刘晓青

    几天前,校工会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网页上展出了一些老照片,其中一张是我校职工乐队的合影。近三十年了:那是我们在学校俱乐部演出时的合影……。

   学校最近要拆除俱乐部了,将在原址上再盖一座高层教职工住宅楼。我校俱乐部使用已将近五十多年历史了,五十年前俱乐部是学校的食堂,后来进行了改造,成为了放电影和师生演出的场所,由食堂改为俱乐部可以说是自力更生的产物,当时俱乐部的座椅是由工厂翻砂成座椅毛件,分发给在校每位职工对座椅的毛件打毛刺……..。俱乐部要拆了,不免引起人们对它往事的回忆。

   记得当初我到校乐队报名,校乐队队长王宝善老师拿出一双簧管(奥巴),说:“这没人吹,拿去吹吧。”当初也不知深浅,我到陕歌乐团找乐团首席双管老师教我,听老师说,才知道西洋乐器木管中最难学的就是双簧管,经过努力,我总算可以在校乐队滥竽充数了……。

   记得我校乐队最红火时期是90年代前后,学校俱乐部也经常灯火通明,多有演出。当时我校乐队年年参加西安市举办的“红五月”音乐会。胡衍老师的独唱大受观众的欢迎,为学校赢得不少荣誉。最难忘的是我校乐队靠实力参加了陕西省国防工办组织的“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当时参加军乐队演奏的队员达几百人,场面宏大庄重,省广播台直接转播……。最骄傲的演出是当年我校乐队在西安市朝阳剧场的演出,对外售票、电视传播……。最辛苦的演出是我校当年按上级要求组织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各系部必唱两首,等等……,可以说,乐队有辉煌一页。

   老照片已有些发黄,照片中一些队员早以成为教授、高工及部门骨干,乐队指挥袁一路教授、乐手潘万江老师已经故去,我很怀念他们。袁一路教授热爱音乐,他对我校教职工与学生的合唱与演出认真指导,我们取得的成绩与他的指导分不开。潘万江老师不仅是乐手,他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他们一生热爱学校,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对改变当年娱乐生活比较单调及改革开放后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想,如天有天宫乐府,他们一定能步入仙班。

  我校的俱乐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现在,它又要做出新的贡献,学校将在其原址上建立高层住宅楼,使教职工们更好的安居而乐业。

                                    

                                       住平房的日子

                     ――为改革开放、学校复办三十周年而写

                                      退休教师   施浣芳

    今年九月,耸立在西安工业大学内、高度为27层的1、 2号家属楼正式竣工。其合理的布局,明亮而宽敞的阳台吸引着全校人的眼球,很高兴地得知有216户教职工入住新居,这里既有从教不久的年轻双职工,也有曾为西安工业大学工作一辈子的离退休老同志,更有大批正耕耘在学校各个岗位上的教师员工。衷心祝愿他们每一家乔迁之喜!新楼不仅较好地改善老师们的住房条件,也结束了我校长期以来没有高层住房的历史。完全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学校定会再建高层楼,让更多需要住房的老师们入住到高层居所内。

 

             1号高层住宅楼    光电学院 董威摄

   回忆三十年前,原西工院教职工的住房情况是楼房、平房各占半壁江山。楼房共三栋,高不过四层,其余均为平房。约有十多排的平房,座落在院内各处,绝大部分是南北走向。比较集中的有六排平房,北起目前的篮球场,向南延伸,平行排列直至现在的操场中央。每排平房前后种满了高大挺拔的杨树和榆树,这些树就像忠于责守的卫士那样守护着大人和孩子们。夏日里满树的绿叶像一把大伞遮挡着晒在房顶上的骄阳,冬天里在两棵树间拉一根绳子,凉满衣服和被子,傍晚时将晒了一天的被子收回家,会发现你把太阳好闻的味道一起带到家中。

   这些平房无论是坐南朝北,还是坐北朝南,从外观看并无多大差别,走近了才知有大、中、小三种户型,其面积分别为30、25及20平方米。虽说我来到该校已是十年有余,从快乐的单身过渡到双职工,又成为四口之家的户主,但毕竟资格较浅,因而被分在第四排三号的小户型房中。很幸运的是第一任西工院副院长马兴先生和副书记张明德先生(已病故)也住在这些平房中,我们互为邻居。

   现代住房功能比较齐全,通常有几室几厅,外加厨房卫生间,然而二、三十年前的住房其功能很单一:以“住”为主,辅以做饭。与不少只有一间房的筒子楼或平房相比,我的20平米房却是由两室组成的套间:里间较大,约 15平米,外间约5平米(若扣除通往里间的过道,实际使用面积不足3平米)。我把里间置为卧室,外间用作厨房。当时生活上倡导艰苦朴素,不要说没有家电,连像样的家具也很少,卧室里有一张双人床(实际是由两张单人床合二为一组成)、孩子用的两张单人床是采用上下铺设置以节省空间,再利用双人床和单人床之间还有一点空间,就把一张“多功能”四方桌插到其间:让桌子一面靠墙,两面分别靠床,只有一面可以放凳子供人坐下。这张桌子为我家服务了十多年,它既当餐桌,又是孩子们做作业用桌,还是我们备课用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我们的工作立下汗马功劳。小厨房里有一个用砖砌成的煤炉,做饭时火力很旺,旁边堆积着每个月供应的蜂窝煤,还有一张条桌用来切菜擀面。

   住平房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屋顶的外形通常是约120度顶角呈人字形,内屋顶并不是一般的平顶,而是很像窑洞式的拱形,加上外面的树叶遮天蔽日,夏日里无论外面多么骄阳似火,只要一进屋不用开空调就有凉爽的感觉(事实上,当时并没有任何空调);到了大冷天,早早把并不很宽的窗户缝用纸糊住,不让一点风从外面透进来,再生一个铁炉子,按上长长的烟囱(你得注意烟囱口朝下,不得迎风),把家中烧得暖暖和和的,这样下来,再冷的冬天也能对付。这种没有暖气胜似暖气的土办法取暖,帮助我们全家度过了十三个寒冬腊月 。

   不知是当时观念有问题,还是房子偏小的缘故,白天的很多活动都在室外进行,女人们洗衣、摘菜、做饭在室外,孩子们玩耍在室外,男人们聊天、吃饭也爱在室外。一家烧肉,四处飘香,邻居做什么饭,吃什么菜,都是一目了然。其优点是便于交流厨艺,我这个南方人除了米饭外,很快学会做馒头、擀面条、打搅团、贴玉米饼子及做伴汤等地道的北方饭。

   然而平房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上水和下水问题。由于房中不提供水管和下水道,为解决吃水问题,就得在两排平房的中间或两头砌上露天水泥台、再按上若干水管来解决;为解决百号人的下水问题,又在整体平房的西头修了一个公共厕所。在我入住的平房第四排和对面第五排的西边,就有这样的水池供给大约十余家人吃水及用水,不多的水管下面总是忙碌的邻居们。尤其是星期天,用水就得见缝插针,这边的人在洗碗刷锅,那边的人却在洗衣服,还有人在淘米洗菜,难免这水污染了那水,全靠大家自觉自律,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最不方便的是早晚“方便”事宜,记得女厕所中仅有三个坑,经常是“人满为患”,一趟趟冲向厕所,一次次的“无功而返”,最糟糕是夏天的日子里,由于这是个旱厕,臭气熏天,飞舞的苍蝇,满地爬的白蛆让你恶心得直想吐,恐怖得赶紧跑。

   1978年我校开始复办,从此结束了十年停滞不前的状态,西安工业学院正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招学生,进教师,学院里学生多了,人气旺了,原有空间变得狭小了,于是拆平房 、盖楼房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学生住宿从一公寓到六公寓全是新建,家属用房一栋栋拔地而起,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后一排平房拆除,意味着平房时代结束。

   现在我们早已成为西安工业大学,每当我漫步在校园中,当年平房的印记已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推陈出新,那怕是蛛丝马迹已很难寻觅,但是这段经历却会永远留在自己温馨的回忆中。

     

                                      改革发展铸辉煌

                                            退休干部  陈君慧

        看到工会网页上展出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的老照片和史皓老师的文章,我不禁又回到了三十年前。我是西安工业学院“文革”前的学生,在此上学、留校工作。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我同一大批老师一起又站到了讲台之上,我们带着重生般的幸福,秉承学校的办学传 统:忠诚进取,精工博艺,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那时我还是工会活动积极分子,除了打篮球,还踊跃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

   当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飞速发展之时,我又成为了工会专职干部,我们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开展工会工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特别是推行教代会制度方面有了实质性推进,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我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党和国家不断扩大民主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金花校区发展成为千余亩校园——宏伟建筑、绿树成荫的未央校区,学校总结五十余年办学经验,明确了校训“敦德励学,知行相长”,从原来不多的专业,发展成为有十几个二级院系分布在工、理、管理、经济、法、文、教育学等等众多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西安工业大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党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也是几代西工人共同的不断努力取得的。

   三十年的巨变,为我们实现了学校宏伟的初步蓝图,科学发展观又催促我们不停前进的步伐!

   我祝福西安工业大学更加美好!

注:本文作者原为校工会主席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巨大变化

                                                 校工会  余黎铭

     我们工会在整理以前的老照片时,我看到有我们一伙青工聚精会神的看着简陋的操场上运动员们生龙活虎比赛的照片。看着照片,想到那时,我还没有到工会工作,而现在我已经在工会工作了十几年了,我深深地爱上了工会工作。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校的变化真大。30年前如果有人问“西安工业学院”在哪,可能有人会告诉他:在跳伞塔东面。当年跳伞塔是西安市东关外标志性建筑,方圆几里外都可看见,现如今早已被一幢幢高楼所遮盖,难见踪影。

   当年学校(现金花校区)门前是一条柏油马路,人行道上种着树木,学校大门为两扇黑色铁栅栏门,大门内两侧顺墙搭有葡萄架。一进校大门是一栋青砖红瓦的办公大楼,办公楼顶还建有钟楼。学校南围墙外有大片树林,称为西安苗圃,学校北围墙外有一个大坑,常年雨水积累形成了池塘,我校职工给它取名为“永久湖”,学校东面都是农田。学校有职工戏称西工有三景:南边松涛阵阵,清晨钟声悦耳,入暮永久湖蛙声不断――只是此景皆已成往事。最有特色的是现学生三公寓处,是三层青砖红瓦的筒子楼,当年“文革”被职工称为造反楼,听说楼门口用水泥做的一对联,与当时的“文革”有关,已记不得具体内容了。现喷泉广场处原是“大工棚”机加车间。图书馆东面原来是操场,“文革”中变成一片桃园。在当年分得桃子吃时,大家可能会暂时忘记“文革”之苦,还能感受苦中作乐的吃桃子的一点喜悦。

    三十年,变了!变了!学校经历几代人的努力全变了,学生已达近二万人、学校评估获得优秀、学校更名已成大学,千亩校园已成主体,学校变了有了质的飞跃。今年入秋学校机关及大部教学部门已搬迁到一千多亩的新校区运行。

   来到未央新校区,宽厚的大理石砌成的校门,彰显着大学的庄严,两座高大威武的石狮子矗立大门两边。一侧大理石墙面上“西安工业大学”铜制大字在阳光的照耀发光,格外引人注目。走进校区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花丛中矗立着一个硕大的花岗岩巨石,上面刚劲有力的雕刻着“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放眼望去,伸向两侧的大道被成片的树木花草所掩映。顺着大道向校内走去,绿树成荫,几座高大的建筑整齐地矗立在宽阔的经纬大道两侧。经纬广场笔直的伸向图书馆,远远望去,高大宏伟壮观的图书馆就像一本打开的厚重巨书,向莘莘学子敞开着自己的胸怀。走进图书馆内部,舒适、安静、整洁分布合理的布局,井井有条,为辛勤学习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在大厅一层抬头向上望去,通透的屋顶阳光洒满了大厅,阳光也照亮了迎面的有我校老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雕刻的大理石砌的诗碑,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走出图书馆,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看着一栋栋一排排建筑呈现在眼前,回想当年再看今朝,我心潮澎湃:照片中当年的运动会场地和我记忆中的老校园与30年后的今天新校区相比,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西安工业大学30年的巨大变化,记载了几代西工人的辛勤的努力,也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能停止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金花”到“老太”

退休教师   史皓

    上了年纪的人都爱怀旧。盯着校工会网上的老照片回顾展第5号照片,脑子里立即浮现出曾经为仪校___仪专___陕光厂___西工院一起“战斗”的校女篮球队四个“老太”,那时,因为有了她们,西工的女篮名闻西安。她们是:王文斌、黄亚南、陈君慧、刘翠珍(英年早逝)。

      获高校教工冠军后校党政领导接见       退休教师  冯淑香提供

                   暂停时进行比赛指导       退休教师  冯淑香提供

     郑海霞与当年我校体育教师冯淑香合影       退休教师  冯淑香提供

   记得是1963年前后从西安交大来了王文斌和黄亚南,从本校毕业了陈君慧和刘翠珍。以她们“四朵金花”为骨架吸收其他的学生和教工组成了学校的女子篮球队,我是女篮的教练。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拥戴,那时我们几乎是周周都有比赛。无论是工厂、学校,在西安市东征西杀、南征北战,真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逢敌必克,连续三年获得西安市女子篮球总决赛的冠军。从而使得学校的名声大振,为学校的升格和扩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后,学校改校为厂。由于她们四个人的存在,陕光厂的女子篮球队仍然名声显赫,在国防系统、区、市的比赛中,多次争金夺银。

    1979年学校复办,此时四朵金花已是拖儿带女,互称“老太”。但为了应付当时校际间的交流和一年一度的高校教工篮球赛,“老太”们又抖擞精神,重起战斗。此时从西安体院分来了号称“假小子”篮球高手贾琴(现为我校体育系教授),球队如虎添翼。1981年参加东南片比赛,吃纺院(现西安工程大学)、取师大、胜交大、克公路(现长安大学),一路直杀决赛,同西安体院会师主办单位西安医学院灯光球场。当时西安体院队中有代表过新疆和陕西省队的三员大将。赛前无人看好我们,认为我们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走走过场。但开赛后场面出人所料。由于我们准备充分,战术对头,从比赛一开始便不落下风,上半时只输给对手2分。下半场一开场,贾教授横冲直撞,刘翠珍百步穿杨,黄亚南巧妙调度,陈君慧死扛篮下,一时间我们打的体院无法招架,最后我们拿下比赛获得冠军。1982年由西电承办,采取大循环赛制。我们的比赛大都安排在西工大。由于有冠军身份,名声在外,大家大都不和我们拼杀,不费周折就杀入决赛,最后力克西电保持全胜。

    此后高校教工比赛被取消,我们也只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结束了我们的征战岁月。但是,十几年的历练造就了我校优良的篮球传统。

    什么是历史,这就是历史。

    改革开放30年,学校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一切的一切都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而留在这些老家伙的脑海里的就是:学校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祖国在崛起,我们国富民强的夙愿一天天在实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因为有了改革开放。

喜看改革三十年我校实践教学训练基地的发展变化

工业中心 赵慧璧

    今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三十年前的一九七八年开始,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在乘着改革的东风飞速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正好是我校复办的三十年。在这期间,我校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紧密相联。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变化。

    作为学校整个教学环节中重要一环的实践教学体系,为适应学校整体发展变化,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无论是实训的场地、设施、设备还是实训教学的模式、内容、教学理念都在一步步的发生着大的变革。

    学校复办初期,处在创业阶段,百废待兴。虽然由工厂恢复为学校,但由于军品生产的延续性,又不得不在学校中仍然保留着相当规模的军品生产建制。那时的学校实习教学条件非常简陋。当时的实习方式完全是工厂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位师傅带领1~2名学生在某个工种,操作某种设备,学习某种零件的加工操作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在校大学生通过金工实习能够初步了解和接触企业生产实际。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体状况的逐步好转,教学秩序走向正常化,学校的工作走向正轨。学校附属工厂腾出厂房和设备,抽调人员,成立了附属工厂教学车间和教学管理科,专门负责全校学生金工实习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工作。选派部分同志参加全省高教系统金工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培训班,提高了实习教学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对确保金工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的办学规模也在逐年不断的扩大。为解决教学规模扩大后校园面积不足的问题,学校先后建设了洪庆校区和雁塔校区并投入使用。学校附属工厂也于2002年从校本部搬出,分别迁往十里铺工业园区和洪庆校区,原来的教学车间也改称为金工实习实验中心,归属院科技产业集团管理。学生实习教学工作在十里铺工业园区和洪庆校区分别轮换进行,实习场地面积由原来的一千多平米扩大到三千多平米,同时对实习设备也进行更新和补充并且增添了数控加工和电加工设备用于实习教学演示。在此阶段,实习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工业产品生产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并且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机械加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在一个时期内甚至要求光、机、材有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达到国家中等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标准。

    学校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后,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都发生大的改变。在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提出“实验综合化,训练工程化”的要求。学校为了适应对工程教育的需求,2005年5月将金工实习实验中心、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室、电子工艺训练中心、机械制造基础教研室等单位优化组合成立了西安工业大学工业中心。2006年初,随着我校未央校区主体工程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原来分散在两地的金工实习实验中心也分别从十里铺工业园区和洪庆校区搬迁到未央新校区集中。新建成的工业中心建筑面积50000平米,教学设施完备,实习工种齐全。除保留传统金工实习设备外,还装备有数控车床、铣床和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激光打标切割机、激光内雕机等现代制造技术设备,以及与此配套的各种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及电化教学设备。同时工业中心还在积极筹建网络远程制造系统,形成设计、编程和加工自动化,使学生通过实习不再是简单了解某一工种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参与一般工业产品制造全过程(市场需求调研、产品设计开发、产品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信息反馈),初步具备未来工程师必需的基本素质。

    我校实训基地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建设发展和改革,经历了由实习教学车间、金工实习实验中心到工业中心的转变,这里边既有量的扩展更重要是产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工业中心被授予陕西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三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创业艰辛,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朝,成效初显,而今迈步从头越;望未来,任重道远,坚持改革谱新篇。尽管我们在今后改革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坎坷和艰辛,但只要我们不丢掉不放弃西工人艰苦拼搏、矢志追求的创业精神,就一定能够建成一所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型多科性工业大学。

    愿西安工大明天更美好!

西工三秩随笔

艺术与传媒学院    常栓怀

    尽管西安工业学院已成为西安工业大学,但还是习惯于将她称为西工,就像孩子呼唤母亲为妈妈一样,倍感亲切自然。看到校工会在网上展出的老照片中的我,朝气蓬勃的奔跑在运动场,真的,不知不觉,我在西工,时光已过整整三十载。

    我随西工走过的三十年,犹如昨天发生的事,不时回想,记忆深刻。当然,有些事情我会永远不能忘记。

    记得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我在县城招办看到西安工业学院的招生简章是一张4K大小的白纸。上面印刷着招生事宜。这份简章现在很有收藏价值,简单、实用。现在的一些私立学校的招生简章不知比它要精美多少倍。当年直奔隶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的西安工业学院招生简章上出现的既神秘又诱人的“军用机械、军用光学、军用电子”三个专业名称而来。当年的西安工业学院,就连电话号码也不对外,你想通过114进行查号,也会得到同样的答复。学生进校以后,安全、保密教育必不可少,因为我们西工培养的人才是面对兵器国防工业。

    1978年上学时,我已工作了六七年时间,我一个从小县城走进西工的人,感到校园之大,同时也倍感上大学对我来说是多么的不易,学习劲头十足,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前茅。当然许多城市来的学生对当年的校园也进行了评价——远远不如一所好的高中——包括其他条件在内。我记得七八级西工全校学生为242人,当年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时隔三十年,西工会发展成为拥有近二万学生、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一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更不会想到,在这所工科院校,还会兴办起艺术类的专业;绝不会想到,西工的书法成为本科专业,且在本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78级的学生,相对于现在来说,年龄参差不齐,悬殊太大,有的是走出校门又进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有的是工作了好几年的社会考生,有的学生已是为人之父,但共同的特点是:爱学习、守纪律、明事理、通世情。

    78级的学生是西工院恢复以后的首届大学生,他们担负着为西工的历史承前启后的作用,我站在78级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做到了,他们是优秀的。

    记得1978年的校园,到处都是泥泞的,每当遇到下雨天,要去食堂吃饭,其路途是对每位学生的考验。大多数同学穿着高腰雨鞋前行,到了食堂排队吃饭之后,伙食科会将各班择的蔬菜画圈堆好,同学们会自觉择菜,不会有人督促。现在的学生肯定没有见到,也不会想到会有此事。

    西工复办以后几年内的校园环境卫生,都是由师生们共同打扫,大家自觉共同维持,因此,教室、走廊的卫生比现在干净许多。我有时想:是不是还要发动师生一起行动?!先扫脚下,再扫天下。

    我在西工上学期间,最为怀念的还是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他们传授了知识,教会了做人,他们会自觉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比如,自习课的时候,有两位教师先后进入教室进行辅导答疑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现在,教学条件大大改观,可老师不住新校区,上课、答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我在西工三十年,经历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亲历了西工的发展变化。西工的每一步发展,都经过了全体西工人的不懈努力,都倾注了全体西工人的心血和汗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工人的办学观念变了,办学条件变了,办学层次变了,一切都按改革发展的思路进行变化。同时教学质量变了,人们的行为观念变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以继续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更好培育合格的接班人与高素质人才

一张老照片勾起的联想

离退休办 袁秋棠

    在国庆节前突然收到校工会送来的一张老照片,大家都说是我,工会的同志就把它转送给了我。自从我看到这幅老照片后,把我的思想瞬间带入到三十年前我们刚来时的情景。

    当年,千里迢迢我们110名复转军人抱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来到了这个既陌生又向往的城市,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当时我对这个单位的印象是:单位大门外马路不平,电灯不明,架子车和马车不少、汽车不多,院内平房多、楼房少,老师不少、师傅不多。想到了我们来的时候领导给我们讲的话,响应党的号召做革命的沙粒,到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掺沙子,改造知识分子的小资思想。我们沙子是掺了,但“事与愿违”,在他们中间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上了由知识分子办的7.21大学,增长了知识和才干,改掉我头脑中的小农思想,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被知识分子教育和改造。之后,我们中间有许多调出学校,成为新单位的骨干,留下的成为大学职工中的一员。

    忆往惜看今朝,使我思绪万千,改革开放三十年,使我们学校旧貌换新颜,老校区不用谈,一切实事摆在面前,新校区更壯观,在校学生翻了三、四番,师资力量不可同日而语,专家、教授一大串。我们人在变,思想观念在变,物质文化生活也在变化,学校越变越好。

    我为学校的发展骄傲,我感谢西工,感谢改革开放!


我们为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变化自豪


退休职工 杨 鸿  

    从一九七八年到二〇〇八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新时期,如今已经整整三十周年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西安工大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我们1971年来的这批老职工,在这儿曾经为我们西工的创业与发展奋斗了一生,可以说是从姑娘、小伙子变成为今天的爷爷、奶奶们,亲身经历和感受着学校的不断进步、顽强奋进的面貌,我们也深深地为学校的成就感动,衷心地为学校的发展进步祝福。

   我为工会的老照片展示活动提供的三张老照片,大约是2000年前后拍的,有二张反映的是我参加新生入学与毕业生分配办手续的情景。我们仅从学校这三十年招生情况变化就可以看出学校的巨大变化,我们为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变化自豪。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记得1978年我们西工复办的第一年,在陕西和外省的招生总计是二、三百人人。刚开始几年,办学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可以说被“文革”破坏的真是一无所有,就连开运动会也要另寻运动场地。当时为了给学生们腾出宿舍,我们成家的青年职工住进了8平方米的简易平房,那是一间房从中间砌堵墙就是两家人的住宅,我们的孩子大多是二、三岁左右,屋子里只能放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满满的了,非常简陋,烧蜂窝煤做饭炉子只好在门口。做饭的面板放在床上,切菜、擀面条、做馒头用完后面板靠在墙边,床就腾出来了。那会儿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和学校一样,也在经历着许多的磨难与暂时的困难。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学校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校领导和每个教职工怀着“面向未来,积极向上,献身教育”的精神,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大家奋发图强,抓住重要战略发展机遇,紧紧拧成一股劲,上下一心,互相支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逐渐地,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昔日那一排排的小平房变成了一栋栋学生公寓,建起了标准的运动场,还有漂亮的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教学楼、电教中心等等。在校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1988年在校生人数已增加到二千多人,而1998年已经达到四千多人,我们的老校区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了。经过多方面努力,我们扩展了洪庆校区,2000年迎接了第一批新生,几年的奋斗,洪庆校区绿树掩映,环境越来越优美,现在已经成为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学院,有学生近七千人。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校迎来了新的挑战——扩招,学校挖掘办学潜力,招生每年增加,到2004年在校生人数达万余人。学校虽又扩展了雁塔校区,但还是无法满足办学的需求。面对压力,学校大刀阔斧:征地、设计、建设,几年拼斗,西工新的蓝图终于展开了,2005年在我们学校成立50周年校庆纪念时,我们的未央新校区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而这时,我们的学校已从1978年复办时的二百多亩地发展到一千三百多亩。经过我们西工人50多年的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伴着学校的创业发展,我们教职工的生活环境与条件也在得到很大的改善,发生着巨变。经过几度搬迁不断改观,昔日一家三口8平方米的鸽子屋早就无踪影了,现如今我住上了8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单元房,许多教师还住上了上百平米宽敞明亮的房子。我们丢掉了煤气罐,用上了天然气,家里的装备也从79年我们家自装的(还要时不时地拍打才能出声的)9寸黑白电视机到86年更新了14寸黄河彩电,而如今我们在新家看的是29寸的大彩电,家里冰箱、洗衣机全都用上了。我们赶上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给学校带来大发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甜美。

   非常幸运的是,在我退休几年后又有机会来到未央新校区工作了几个月。这儿空气真好,花园一样的美丽校园,一流的图书馆、雄伟的教学楼、宽阔运动场……,一代代新西工人要在这儿实现他们的梦想,在这儿创业,在这成才。当我们陪同青年教师们一起赶车上下班时,深深地体会他们的辛苦,也深深地感受他们的幸福,我真切地祝福与期盼他们为了西安工大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这片热土地上挥洒青春,创建学校更加灿烂的辉煌。

   更加祝愿西安工大的明天更美好!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

工业中心  李定忠

   在工会的老照片展示中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当时学校的旧建筑,和现在学校的新面貌相比,完全是旧貌换新颜。

   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院也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从陕西光学仪器厂恢复一个本科院校――西安工业学院。全院教职工欢呼雀跃,在喧天的锣鼓声和鞭炮的伴奏下举行了热闹的挂牌仪式。

   一九七八年九月,我们全体教职工迎来了复校后的第一批学生,尽管只有几百人,虽然教室等各种硬件设施都很落后,但是,我们全校上下以排除万难的决心,尽力解决一切困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西工人的不懈努力下,老旧的宿舍楼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美观实用的新校舍,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拔地而起,今年完工的两栋高层职工住宅雄伟的矗立在金花校区。学校教学条件大大改善,看!老师们正用计算机以多媒体直观高效轻松地给学生们讲解着深奥的专业知识。一台台高精的仪器运进来了,一个个重点实验室建起来了。一次次试验、专利申请的成功、一项项荣誉被西工人获得。

   2005年学校建校五十周年,2006年我校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评估。西工在日益壮大,现在的西工以不可与以往同日而语了,她成为了一座覆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法、教育学等多学科门类、50多个本科专业的综合类高等院校。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西安工大复办三十周年这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时刻,我们全校同庆,我们不能忘记改革开放!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我坚信,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西安工大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改革开放成就西安工大

退休教师 石树林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条战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教育战线上的我们学校来说,也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同样发生了辉煌的巨变。校工会展示的老照片中两张都有我的身影,那时,我还是工会活动积极分子,是学校教职工乐队的一员。看着老照片,使我回忆起改革开放后学校发展的每一步。

   我是在这个学校工作时间最长的人员之一,从建校到现在,对学校发展变化的各个阶段,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清清楚楚。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全国各高校复办的一年,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文革十年,我们学校有不少教师调离,复办学校面临着教师极其不足的严峻问题。那时,我被人事科调出生产岗位,参与学校的引进教师工作,与有关学校、工厂、科研等单位联系为学校商调教师。经过全校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复办当年招生约四百余人,并按时开学。当时只设有军用光学仪器制造和精密机械制造两个专业,教师不过百余人,因为“文革”的影响,连一名高级职务的教师都没有,其他方面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当时的老师和学生都十分努力,我们教出的学生都十分优秀,现在都是单位的栋梁之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现有院系十几个,有50多个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五大学科门类。有硕士点30多个,大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平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学校发展规模逐渐壮大,除了优美舒适、理想学习、生活的校园面积扩大外,在校人数也大大增加,现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超过万余人,教师队伍中副高级技术职务以上高素质的专职教师500余人。2007年学校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对大家鼓舞很大。学校在规模、办学实力以及知名度等方面,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是有影响的。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西安工大全面崛起、空前提高的三十年,西安工大之所以能发展到当前这样的地步,靠的是改革开放,靠的是各层领导的努力,靠的是全校人员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学校所发生的辉煌巨变,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方面所做的贡献,无不凝聚着几代西工人的辛勤工作和拼搏奉献。改革成就西安工大,我相信,明天的西安工大将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变得更加美好。

 

                    改革三十年学校办学条件大改观

                 ------回顾老照片 看我校体育运动设施的发展变化

电信学院  侯绍义

          在伟大的改革设计师邓小平的指导下,在江泽民,胡锦涛等一代又一代党中央的带领下,我国今天已经走上了一条富裕之路,教育战线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我们西安工大在三十年的改革中同全国各高校一样,不论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是一名西安工大的普通老师,又是一名体育爱好者,我在工会展示的老照片中,发现自己在记录教职工体育活动的老照片中出现的频率还不少,三幅照片中都有我的身影。我仅以我所亲历的西安工大的体育设施这三十年发展变化的经历说起。

   一九七八年学校的田径运动场还没有恢复,我记得的很清楚,我们的学生当时开运动会时,是在跳伞塔内运动场,学生踢足球也要去那里,学校更不用说体育馆和游泳池了,全校只有一处不足二百平米的排球场,没有乒乓和羽毛球场,只有一处四个球框的篮球场,当时全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也只有三千人左右.

   随之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一个校区发展成为四校区运行,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也升格为西安工业大学. 如今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一万五千人以上,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田径场,篮球场,有的校区还有游泳池等运动设施.金花校区的篮球馆培养出了多次取得全国高校大学生女篮冠军的校女篮,还有那白天晚上都开放的健身房……。

   我印象最深刻是西安工大未央校区的运动场地:校园内一条宽阔的柏油路将教学区和运动区划清界限,在运动区的最北向南依次是:左面是田径场和待建的大学生运动馆,右边是足球场,再向南左边是乒乓球活动区,整齐的乒乓球台一次可以几百名学生同时打球;右边是数不清的篮球框(足有十几个篮球场),篮球场的南面是排球场,远远望去有如海边上延绵晒的鱼网,整齐的一排排。排球场相邻的是网球场,高高的铁丝网,把网球场围在其中,再不担心球打在外面了…

   我为西安工大发展到今天而感到骄傲,我为今天西安工大的学生上体育课能有享受到这样良好的设施而感到幸福自豪。我感谢改革开放!

 

看老照片 回

忆为西工奋斗的日子

退休职工  何素才

   看到校工会展示的老照片,特别是反映教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排号14的照片,引起我无限的回忆。这幅老照片就是当年学校复办后召开教职工运动会时留下来的,当时我作为工会积极分子承担裁判工作。在这些老照片中,我看到了许多自己熟悉的老同志,也回忆起了我们共同为西工奋斗的日子。 

   我在西安工大已经四十多年了,学校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九六〇年初,我们23名同学和17名新招的学徒工,从包头市第二工业学校调入西安仪器专科学校。我们一批40人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新生力量,给人们一个震惊,打破了学校往日平静。我们这些人出入都是成群结队的,操着不同的口音,又说又笑好不热闹。

   我们被分配在教学工厂工作,工厂也沸腾了,同志们互相议论着,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我记得,到学校第一困难是没有住处,三十几名男同学被安排在光学车间二楼的大教室里,床并着床,睡大通铺。同学们之间又说又笑,打打闹闹,又唱又叫,好不热闹。女同学被安排在女职工宿舍,学校大都是平房,一屋内外两间,内间8—10人,外间住2—4人,都是上下架子床,不管怎么说总比男同学好吧。第二困难是吃饭,猛增40多人,打饭时排长龙,食堂桌凳很少,打了饭在食堂外边的地上蹲着吃,场面也热闹极了,可算上是一景吧。第三困难是用水,每排平房前面装有一个自来水管,生活用水大家公用,早晨和星期天用水还得排队。困难不是要克服的,明天会好的。

   当时学校里边环境卫生条件不错,校外周边一片荒地,南边是新栽的小树苗,北边是一个臭水坑。学校门前是现在的金花北路,路上只有三个单位,也就是学校、消防队、五公司。外出没有交通工具,进出都得步行,要进城需从农民的田间小路七拐八拐经过东关进城门,到城里看电影、逛大街,学校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星期天也只能这样渡过了。

   在教学工厂,我们被分配在车、铣、铇、磨、钳各个生产岗位上。同学们都是学机械加工的,干起活来手脚麻利,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十足,完成交给的生产任务,受到老师傅们和厂领导的好评:包头来的这批学生技术好很能干。没有多长时间,我们都成了学校的教学生产骨干。

   “文革”开始了,学生停课闹革命、大串联、上街游行、静坐。工厂的工人还是搞生产,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后来教师下放车间劳动,1970、71年招来了一批学徒工,又调入一批转业军人,教室、实验室改成了车间,安装了新机床设备,国家下达了军品生产任务。我们抓革命促生产,干得热火朝天,年年都完成国家下达的军品任务,工厂很有起色,也受到部里的表扬。我们这批人都是车间的生产骨干,班组长,每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生产标兵等等。

   在这四十多年里,我们从青年变成了中年,都成家立业了,但是我们为党为国家建设的一颗赤诚的心没有变,努力工作无私奉献。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学校复办,重点转移到办学为中心。我们调动到学校需要的岗位上,为学校复办东奔西忙。学校复办困难不少,西工人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当年复办当年招生按时开学,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在这三十年里,我们又从中年到了退休年龄,现在都退休十多年了,真的老了。但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一生辛勤工作,努力拼搏,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一生,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学校从学院发展到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确实不容易呀!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几代西工人的努力。我衷心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1-2020 版权所有:西安工业大学校工会  Last modified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2号 电话:029-83208020 Email:xiangongdagonghui@126.com  邮编:710021